关灯 巨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大明从挽救嫡长孙开始 第228节

<dt css="rd">

&esp;&esp;徐允恭收回目光,说道:“头发被儒家赋予了多少意义,我不说你也知道,难道还不重要吗?”

&esp;&esp;陈景恪点点头,说道:“有些时候很重要,但也远没有大家想象的那么重要。”

&esp;&esp;“最开始我也以为,发型很重要。”

&esp;&esp;“不但儒生反对剃发,就连百姓也会反对。”

&esp;&esp;“直到我想起了一些事情,才醒悟过来。”

&esp;&esp;“很多东西都是我们以为它很重要,实际上也不过如此。”

&esp;&esp;徐允恭好奇的道:“哦,你想到了什么?”

&esp;&esp;陈景恪没有直接回答,而是问道:“你说短发和脸上刺字,天下人更在乎哪个?”

&esp;&esp;徐允恭毫不犹豫的说道:“肯定更在乎刺字,剃发几个月就长出来了,刺字那是一辈子都洗不掉的屈辱。”

&esp;&esp;陈景恪脸上浮出一抹笑意:“那你可知为何会有‘贼配军’这个称呼?”

&esp;&esp;徐允恭回道:“唐末朱温怕自己的手下的军卒逃跑,就强令在所有将士脸上刺字……”

&esp;&esp;说到这里,他突然停住了,露出恍然大悟之色。

&esp;&esp;陈景恪看着滔滔江水,开口把他没说的话接了下去:

&esp;&esp;“其他军阀也纷纷效仿朱温,给手下的将士们脸上刺字。”

&esp;&esp;“按照道理来说,如此奇耻大辱,将士们应该群情激愤。”

&esp;&esp;“将朱温和效仿他的人乱刀砍死,维护自己的尊严才对。”

&esp;&esp;“可事实上是,这件事情就这样顺利的推行了下去。”

&esp;&esp;“没有人站出来反抗,至少没有任何反抗的记载。”

&esp;&esp;“等宋朝建立,也并未将这羞辱人的法令改掉,继续在人脸上刺字。”

&esp;&esp;“所以,宋朝的军人脸上都是刺了字的。”

&esp;&esp;“自古以来,只有罪犯,还是那种罪行非常严重的罪犯,脸上才会刺字。”

&esp;&esp;“再加上宋朝重文轻武,军人地位低下,于是就有了贼配军这样的蔑称。”

&esp;&esp;“可是面对这种赤裸裸的羞辱,也同样没有一个人站出来反抗。”

&esp;&esp;徐允恭也不得不承认,确实如此。

&esp;&esp;如果不知道那段屈辱史,有人告诉他,给所有军人脸上都刺字。

&esp;&esp;他肯定会认为那个人疯了。

&esp;&esp;你这样羞辱军人,大家肯定站起来造反啊。

&esp;&esp;然而事实是,没有。

&esp;&esp;从唐末朱温开始,一直到宋朝灭亡。

&esp;&esp;三百多年间,从未有军人因为反对脸上刺字造反。

&esp;&esp;这个对军人极致羞辱的法令,还是被元朝废除的。

&esp;&esp;所以,短发长发真的很重要吗?

&esp;&esp;恐怕只是大家以为的很重要。

&esp;&esp;陈景恪又问了他一个问题:“你以为姓氏重要吗?”

&esp;&esp;徐允恭想回答很重要,但嘴巴刚张开又合上了。

&esp;&esp;重要吗?

&esp;&esp;改姓这种事情,在普通人中间经常发生。

&esp;&esp;主人要求奴仆跟自己姓。

&esp;&esp;很多奴仆为了讨好主人,也主动改姓。

&esp;&esp;大户人家的家生子是哪来的?

&esp;&esp;都是父祖辈改姓,然后世世代代为奴,才成为家生子。

&esp;&esp;权贵豪强、读书人就很重视姓氏吗?

&esp;&esp;历史上姓氏更换最频繁的,恰恰是高门大户。

&esp;&esp;有的是避祸,有的是跟随的君主赐姓,有的是在某地定居而改姓。

&esp;&esp;理由有很多,但最终的结果都是改姓了。

&esp;&esp;姓氏,按照礼法来说,应该用生命去捍卫的东西。

&esp;&esp;可事实上,只是一个筹码足够,就可以随意更换的东西。

&esp;&esp;陈景恪笑道:“所以,你懂了吧。”

&esp;&esp;“很多东西,其实并不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