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巨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大明从挽救嫡长孙开始 第33节

<dt css="rd">

&esp;&esp;朱标心下很不以为然,陈景恪确实很有些见地。

&esp;&esp;可人力有限,不可能做到事事精通。

&esp;&esp;他已经在医术上做出了如此成就,还对历史有很深的研究,难不成在学术上还能有研究不成。

&esp;&esp;但自家父亲都发话了,他也只能停了下来。

&esp;&esp;屋内,陈景恪并不知道外面有人偷听,思考了一番才说道:

&esp;&esp;“学圣人言会经历三个阶段。”

&esp;&esp;朱雄英疑惑的道:“不知是哪三个阶段?”

&esp;&esp;之前可从未有人和他说过这个啊。

&esp;&esp;“相信,质疑,再相信。”

&esp;&esp;“啊?”朱雄英更是疑惑:“不知是何意?”

&esp;&esp;陈景恪解释道:“人之初犹如一张白纸,不能言不能行,需要一点一点认识这个世界。”

&esp;&esp;“那么就需要一个标准来告诉大家,何为善何为恶,什么是可以做的,什么是不能做的。”

&esp;&esp;“这个标准就是圣人言。”

&esp;&esp;朱雄英挠挠头,显然没有听懂。

&esp;&esp;陈景恪想了一下道:“举个例子,先秦时期曾有以人肉为食者。”

&esp;&esp;“还曾有人祭,就是将活人杀死祭祀苍天。每逢祭祀,都要杀死数千人。”

&esp;&esp;“当时的人视之如常,并不认为有什么问题。”

&esp;&esp;“后来圣人言,当物伤其类珍视生命,吃人、人祭、殉葬皆非正道。”

&esp;&esp;“从此之后,大家就不再吃人,也不再行人祭。”

&esp;&esp;“这就是圣人立下的标准在引导大家。”

&esp;&esp;朱雄英恍然大悟:“我懂了,圣人说这是恶的,我们才知道是恶的。圣人说这是对的,我们才知道这是对的。”

&esp;&esp;外面,听闻此言,朱元璋发出无声大笑。

&esp;&esp;压低声音道:“标儿你听到没,你听到没,咱乖孙的悟性就是高,像咱。”

&esp;&esp;朱标也很高兴,不过听到老爹的话,很是无语。

&esp;&esp;你这是夸孩子呢,还是在夸自己呢。

&esp;&esp;陈景恪惊讶不已,这小子的悟性也太高了吧。

&esp;&esp;“对,正是如此。”

&esp;&esp;“所以我们初学圣人言,要相信它,视之如圭臬。”

&esp;&esp;得到夸奖朱雄英很是开心,随即又问道:“既然圣人言是对的,为何还要质疑呢?”

&esp;&esp;陈景恪回道:“因为随着年龄长大,见识越来越多,你会发现这个世道和圣人所言并不相同。”

&esp;&esp;“就如你方才所说,按照圣人言行事,天下早就太平了,为何还会有那么多贪官污吏?”

&esp;&esp;“是人心坏了,还是圣人言有问题?”

&esp;&esp;“阅历越广疑问就越多,你自然而然的,就会进入质疑阶段。”

&esp;&esp;朱雄英毕竟年龄还小,并不是很能听得懂这番话的意思。

&esp;&esp;但也隐约明白,圣人言和世道是两回事儿。

&esp;&esp;“那为何要再相信呢?”

&esp;&esp;陈景恪继续说道:“等你开始质疑圣人言,就会思考,用自己的办法去解决遇到的问题。”

&esp;&esp;“然后你就会发现,解决的办法全写在经书里。到了这一步,就可以称之为大儒了。”

&esp;&esp;“有些人想不到解决办法,又不愿意再相信圣人言,就会堕落。”

&esp;&esp;朱雄英不服气的道:“可是那么多人学了圣人言,世道也没变好啊,难道不是圣人言有问题吗?”

&esp;&esp;小子不错吗,这就开始质疑了。

&esp;&esp;陈景恪笑道:“如果你能抛开圣人言,找到属于自己的解决之法。那么恭喜你,已经是新的圣人了。”

&esp;&esp;朱雄英傻眼了:“啊?这……这……”

&esp;&esp;朱元璋和朱标也陷入沉思,这个角度确实很新颖,而且听起来似乎很有道理的样子。

&esp;&esp;两人更惊讶的是,陈景恪竟然能说出这样一番话。

&esp;&esp;显然,纵使没有钻研过学问,也应该是进行过一定研究的。

&esp;&esp;在学习医术的情况下,还有心思研究那么多东西。

&esp;&esp;关键他没有老师,全靠自己读书去悟,天赋太妖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