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巨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130章

只是这个在古代历史上从没出现过的军事学院,从一开始就出现了重重阻拦。】

《穿成赵光义后我打开了葵花宝典》10

【大宋的重文抑武, 追本溯源,其实与唐朝有关,不完全是宋代帝王自己的错。

大唐从安史之乱开始, 就是掌握兵权的节度使叛乱。然后藩镇割据、晚唐一片混乱,依然是掌握兵权的武将叛乱。

晚唐之后, 进入了五代十国的乱世, 而这些乱世的不少建国者,曾经本就是大唐的武将。

比如朱温, 剿黄巢起义的名将,因为战功赫赫被封为河南道节度使, 而后成功篡唐, 先后杀死唐昭宗、唐哀帝, 成为了梁太祖——五年之后,梁太祖朱温走上了安禄山史思明的老路,被自己的亲生儿子所杀。

大唐是个“父慈子孝”的时代,不仅有最多的太上皇,也有最多的杀父逆子。】

嬴政被后世的父子关系给震惊的沉默了。

再看扶苏时,他突然深深地感受到了好大儿的孝顺。

扶苏宁愿自杀都不会质疑父亲,这不是孝顺是什么?

春秋战国时期, 齐桓公被儿子们活活饿死,赵武灵王被儿子围困饿死,哪怕这时候不如后世“以孝治国”, 也让君王们为之反思。

听到大唐和后面的父子关系, 大臣们看“父慈子孝”这个词都要有心理阴影了。

李世民听着大唐的各种“父子关系”,再想想自己和父亲、自己的儿子和自己, 也沉默了。

到底是谁开了这么一个不好的头?

可是他也没杀父亲,李渊太上皇当得好好的, 活了69岁,比他长寿。

但是想想李承乾的谋逆,李世民感受到了比打仗还大的压力:

到底怎么处理父子关系才好?皇帝和太子,怎样既有君臣又有父子情?

太上皇李隆基听到提起安禄山史思明被儿子所杀,快意地笑了:“活该!”

但是再一看没有得到任何回应,身边宠幸的心腹太监早已被杀,空荡荡的大殿再也没有了以前的热闹,又愤怒地砸起了东西:“逆子!逆子!”

他大骂着现在的新皇李亨,却完全不去回忆,被自己所杀的三个儿子,更不会去想,真正让他们父子相残的关键所在——皇位。

谁愿意放弃?

正因为谁都不愿意放弃,注定争斗的你死我活。

【除了朱温,晚唐还有个最强的代北集团,诞生了一系列的皇帝。

后唐庄宗李存瑁,后晋高祖石敬瑭,后汉开国皇帝刘知远,后周太祖郭威,以及宋太祖赵匡胤,都出自代北集团,祖上和自身都是武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