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宰治知道此刻自己无论何种心绪,结局已然注定,就像在侦探社的报纸里密密麻麻的字体一样,严肃而郑重。他不该对此抱有期望,这无疑给出了一个让结局肆意划伤他的可能,他对痛苦已不陌生,所以无需再让他感受到更多。
只是他本以为自己能全然旁观,却被这一刻的“自己”与“自己”的家主联手中伤。太宰治是谁,谁又是太宰治?此刻太宰治不得不承认,他能理解屏幕之内的“津岛修治”所做的所有选择,二者从根源上的确是同一个人。
谁也没有资格说这是从一个魔窟跳到另一个魔窟,这是对家主和津岛修治的侮辱。然而太宰治看这一切,就如观自己在汹涌的河流里走独木桥,他越对这样的爱有期待,浪就越急,他便越恐惧。
如果家主选择的是别人,那么很大概率二者都会有好结果,无论她是出于何种考虑选择的少主。但如果是津岛修治,他会看透这是交易,憎恨这是交易,最后却无视这是交易,温顺地走进良夜。
太宰治恐惧的是这个吗?不,这已是最好的结果,即便惶惶不可终日:数值打分给出的爱,也会在下一次分数降低时收回来。他真正恐惧的是,或许会有更糟糕的结果。他的、津岛修治的,那些斟酌再三思前顾后所做出的一切决定,最后潦草收场,一切有意义的无意义的,全都烟消云散。
他蓦地想起了江户川乱步最开始问他是否决定要看这个故事,而他的判断是,这个故事的结局必然为悲剧。
太宰治已经开始为结局痛苦了。
家主与统治者
众人已经看到了“津岛修治”做出的选择, 这确实透露出了他的魄力,只是他们并不方便对此开口评价。
此刻一个事实再也无法被忽视,即便文字开篇时说光幕里展现的是另一个世界的故事, 故事里的背景也并非为他们所熟知的那个日本,但是两个世界同时出现的“角色”, 免不了相互牵连,或者被直接认为是一个人的不同可能。
光幕赤裸裸地将这种可能展现在众人面前,以上帝的视角俯瞰人物所做的每项决定,丝毫不顾及有些阴影面并不适合显露于人前。他们在看着一个人的一生被赤裸裸解剖开, 更令人不适的是, 这是位同时也位于现场的熟人。
相比于沉默的武装侦探社众人,中原中也更能无所顾忌地开口评价:“不错嘛太宰, 不愧是——”